返回第三十六章:人马(1 / 2)  明末汉之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山路崎岖,骑马上山根本做不到,步兵来到山口也不容易,需要耗费小半天时间。

    此处无法展开兵力,纵然有千军万马杀来也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主将仅仅能够安排几十人沿着不宽的山道发动攻击,而且这已经是极限。

    山口上的守卫者不仅仅可以用滚木、石头袭击来攻打山口的敌军,连等在后面山道上没有参与攻击的敌军都有可能被头顶上的落石砸死。

    韩志宽拨了一百营兵归属黄沂州调用,这些人乃是朝廷兵马,理论上不属于某位将领。

    他知道黄家父子领兵就是为了出击后金军搏斩获,他也期望黄家父子能够再建功勋。

    韩志宽麾下有不到九百人马,他除了没舍得给家丁,给黄家的一百人绝对是挑选了九百人马里的强悍之人。

    这些瞧上去还算军容整齐的营兵来到九里台的当天就被告知跟着黄大人当兵都是拿足饷,本色也会实发五斗杂粮,就在这些大头兵狐疑之时,宋鹏飞打开包袱,一百余两白银在阳光下晃眼。

    关内的营兵待遇比关宁军差一些,骑兵月饷一两五钱银子,步兵只有一两,伍长比普通兵丁多五钱银子,小旗官是普通兵丁的双倍粮饷。

    这些军人是为了吃粮而当兵,短时间要改造他们谈何容易。

    黄汉也只能采取明军武官的一贯风格,以家丁队督战逼着营兵去拼命,胆敢交头接耳就割下他们的耳朵,胆敢回头逃跑当场斩杀。

    要人卖命就不能亏待他们,黄汉不喝兵血,按时足额给粮饷,如果在战斗时这些人不干活黄汉下手杀他们也会觉得心安不少。

    无他,以黄汉现代人的思维,出了钱粮就是买这些人的服务,当兵的服务自然是杀敌,如果这些营兵看见敌人就逃跑自然属于违约,杀了他们以儆效尤没什么不对。

    每个营兵都拿到了白花花银子,知道本色是杂粮五斗,能够有办法送粮食回家的兵丁可以按月领取,需要换成折色拿银子或者铜钱也行。

    没有谁不喜欢按时发工资的领导,这些吃粮当兵的,本来很不愿意来一个不熟悉的武官麾下当差。

    他们认为离开城池,来到这个荒僻的地方太亏了。现在不这样想了,黄大人保证按时发放粮饷,而且承诺按照足额下发这就足够了。

    大明京畿之地老百姓的年关不好过,兵荒马乱烽火连天,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有多少老百姓会在这个寒冬失去生命?

    被建奴祸害了家园侥幸不死的老百姓开始了逃亡,饥寒交迫的汉民开始流浪,流浪,不知何时才能够重返家园。

    此时北直隶的兵源何其多也,可惜黄汉没有实力收下这些跟后金军有血海深仇的老百姓。

    黄汉渴望能够上位,期盼获得权力,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帮到更多的汉人。

    时间仓促,他带着人马在大年初一都没有耽误训练,还好韩志宽派来的三十骑兵都有三年以上服役时间,谈不上弓马娴熟也不远矣!

    他们是否忠诚难说难讲,这需要时间磨合,需要相互之间建立信任。

    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加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感情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黄汉不着急,他相信大家经过几次实战就会成为真正的战友,袍泽之情就会建立。

    彼此间有了信任度,以后的相处就相对容易许多,再给这些军人恩惠,让他们感觉到尊重,让他们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

    那时候得到忠诚和拥戴就不成问题,水到渠成之时,黄汉当然把这些骑兵收做家丁。

    黄汉在营兵来报到时一一检查了这些兵丁们的装备,发现他们的武器和弓箭不是用来哄骗上官的样子货。

    他知道这是韩志宽用心了,这些军人应该是营伍里的佼佼者,这份人情要记下,以后总要找机会报答。

    现在连自己一共有了五十骑,其中连憨子、宋鹏飞在内有十九位忠诚度没问题的家丁战士,还有二十九匹备用战马。

    如此配置,这支骑兵队伍的机动力完全不弱于后金军。

    战斗力应该比不上同样数量的建奴,但是这不打紧,在本土作战,是自己的主场,天然具备主场优势。

    况且黄汉根本没打算以少胜多,也没打算硬碰硬,在主战场外围的密林山岗游击出外抢劫的建奴小队伍是既定目标。

    为了较好地打击敌人保全自己,战场选择尤其重要,黄汉当然不可能出现在平原,他选择的战场是丘陵地带。

    说不定要利用地形跟后金军兜圈子摆脱围歼,因此熟悉战场相当重要。

    又得了不少缴获,精铁盔甲装备骑兵家丁还有富余,黄汉从归他指挥的三十个骑兵中挑选出十人给他们装备了铁甲和带面甲的头盔,这十人都是朴实之人,知道这些装备的价值,情绪和态度立刻不一样了。

    家丁队里黄农生、杨谷、杨家和、黄春生四人骑术太差还没有能力骑战,这一次也把他们带出来是为了锻炼他们。

    但是他们不可以骑马冲杀,他们的任务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