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芦花荡(5 / 5)  大明文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听陶望龄之言,林延潮笑了笑举起手边半明半暗的油灯,然后揭开灯盖一吹。

    霎时间,船舱即黑了。

    陶望龄下意识眼睛一眨,然后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各家常有以于漆黑之中悟道的说法,大意是人在黑暗中,六识会无比灵敏,更能体悟大道。

    而此刻四野寂寥,天地之间只余簌簌雪落之声。

    好一场大雪!

    正待陶望龄揣测林延潮所指时,这时林延潮已是重新点亮了油灯,船舱又恢复了明亮。

    陶望龄不由感叹,这一明一暗之间,禅味尽在其中。

    “汝先闭眼再睁眼!”

    陶望龄依言为之。

    “再思灯灭一瞬,汝闭眼睁眼否?”林延潮又问道。

    “灯灭一瞬,学生确有一睁一闭。”

    “为何眨眼?”

    “不曾细想。”

    林延潮问道:“那吾要你眨眼与灯灭时眨眼有何不同?”

    陶望龄一愕,恍然如电光火石迸发:“恩师要吾眨眼,此为可见,可闻,口言,可思,而灯灭眨眼,则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思。恩师以此言上达与下学之别?”

    林延潮拨了拨灯芯,船舱里又亮了几分:“下学有心,本体到功夫,上达无心,功夫到本体,正如文王心忧天下而至道,也因心忧天下而忘道。事功还来不及,余者何必去问?若你执意要问道在哪里?等我兼济天下时,再来答你吧!”

    船舱里寂静无声,两人不出一言,陶望龄跪坐在旁,则是极力领悟。林延潮看了一眼,合衣睡去。

    次日林延潮醒来,先见大雪已停,再看陶望龄但见对方泪水盈眶向己一拜道:“恩师点拨示道之恩,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林延潮笑了笑。

    天明雪停,船已归程,去时与来时景色又是不同。

    船行于水间,于芦花丛中时隐时现,师生二人立在船头讨论话别。

    林延潮对陶望龄言道:“浙人重读书,重学问,重实学,重思辨,言商不轻利,事功学派本就起于厮,你回浙之后必能光大吾学,衣钵于你可谓得人!”

    “你天资聪颖,常不言而能得,不必求诸于外,但传道授业,解惑度人却不可如此。”

    “吾儒学以有为法为本,以渐悟为宗,若求顿悟,则为离世而觅,世间求兔角,走了傍门。至于发心,不论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皆可。渐顿虽缓,但却是堂堂正正的大道,切记身体力行,三省吾身,有利人或利己之事立为之,有行即有功,切勿因善小而不为!”

    陶望龄每字每句都听在心底:“学生省得。”

    林延潮点头微笑,陶望龄忽道:“恩师,学生改变主意了,此去回乡学生不会不出省一步?”

    “哦?”林延潮心道,莫非改变主意。

    陶望龄望着远方悠然道:“十年后恩师必已是兼济天下,学生当由乡进京再向恩师请教至道!”

    林延潮:“…………”

    陶望龄辞别林延潮登上坐船离去,林延潮目送学生远去,念起近二十年师生情谊,感叹人生离合至此。

    陶望龄回乡之后,细心整理文章,致力于讲学,正如林延潮事先所言,林学盛行于浙,再由浙为天下显学。十年之后,陶望龄本欲与众门生一并动身进京,但行至半途却突然染病,遂不能成行。

    送别陶望龄后,林延潮回到了书院闭门不出。

    哪知岁末时又有一突如其来之事。

    当时林延潮从外返回书院,但见书院里的弟子门生人人皆有悲色。

    “何事至于如此?”

    徐火勃满有泪痕道:“恩师,张简修守节了!”

    张简修,籍湖广江陵,前首辅张居正第四子,后授官为锦衣卫指挥

    万历十年因张居正家人而获罪,天子降旨将张简修与其子革职为民,后充任边地。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播州杨应龙造反作乱,驱兵攻打余庆、大呼、都坝,焚劫草塘二司及兴隆、都匀各卫。

    时张懋修为余庆卫千户,余庆卫所被破后,于所衙中悬梁自尽,为国死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