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离去后,林延潮从长安右门出城,这外面就是京城最繁华的长安街。
林延潮没有直接回府,而是换了便衣在长安街附近闲逛。
大街上百姓熙熙攘攘,人流络绎不绝,林延潮的心境倒是轻松自在。
到了一间书肆买书的时候,林延潮正巧碰到了熟人。
这位熟人是萧良有。
萧良有现在已是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学士,算是跨过了五品这道槛。按照正常而言,萧良有初官是编修,按翰林院九年一升迁的规矩,他要二十七年方能升到侍讲学士,就是林延潮也要十八年。
但萧良有因主修大明会典有功,凭此升了两级,所以才能在为官第九个年头就提拔为学士。
“大宗伯!”萧良有正要行礼。
林延潮上前笑着道:“以占兄,今日你我恰巧相逢,又是微服在外,就不要拘官场的一套。”
萧良有哪里敢如此答允,他对于林延潮心情也是很复杂。
当年进翰林院时,二人一直是竞争关系,互相看不顺眼。后来林延潮为张居正不平上疏后,二人关系渐渐好了,但随着二人官位悬殊,又有些生分了。
二人在街上边走边聊,萧良有微微落后半步然后道:“本来过几日要到大宗伯府上拜会,不意今日在此相见,实在是萧某幸甚。”
林延潮侧身避过一个挑担的百姓问道:“哦?以占兄有什么事吗?”
萧良有涨红着脸道:“听闻南监祭酒出缺,萧某想请大宗伯在廷推之时推举一二。”
国子监祭酒,佥都御史虽只有四品,但都要经过九卿会推方可。
林延潮笑了笑没有回答。
萧良有问道:“大宗伯是否有什么为难地方,萧某一向很少开口求人,这一次……”
林延潮定下脚步道:“以占兄不是第一个来问我的,除了你,还有张稚圭,邓汝德都来找过我。”
萧良友寻思这二人中,张一桂与林延潮没什么交情,但邓以赞当年与林延潮共事,而且一起轮值过内阁,交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萧良有没料到有人先登一步,故而心思重重。林延潮与他这时来到了一个胡同就一起走了进去。
萧良有知道京中这样的胡同之中有不少暗娼,他心想林延潮带自己到这里作什么?
“对了,以占兄,若你为国子监祭酒当如何办?”
萧良有振作道:“当重学培德,让监内上下学风一新……当然若是大宗伯有什么吩咐,萧某也一定照办。”
萧良有说完偷看林延潮脸色,却见他似没听自己在讲什么,而是笑着道:“到了。”
萧良有心底奇怪,抬头一看原来他们到了是一所义学。
这义学十分简单,乃是几件民房拼搭的。
走到义学门口时,但见一名塾师模样的人正在院口的井里打水,对方一见林延潮即笑着道:“林老爷,你来了。”
林延潮点点头笑着道:“来逛逛。”
“你可是贵客,今日又送书来了?”
林延潮点点头道:“带了几本,正好给学生们看。”
林延潮命跟在身后的展明将书给塾师后,对萧良有道:“我平日退衙后,若清闲无事或者是心情烦闷,总会来到这义学里看看,听听孩童们读书打发光阴。”
萧良有没料到林延潮居然有此‘嗜好’,这倒也是奇谈了。
林延潮随萧良有一起来到窗外,但见屋子里十几名学生正在十分安静的温习功课。
萧良有心想他明白林延潮带他来这义学的意思了:“大宗伯自提倡在京里开设义学,让每个孩童都能受课,这十年来不知多少孩童受惠于此。萧某心底一直很是钦佩。”
林延潮摆了摆手道:“以占兄,我带你来此,不是来听奉承话的。不错,义学之事是林某的心血所在。但是林某却从来不把他当作一件建功立德的事来办,以占兄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萧良有闻言倒有些惊讶。
林延潮指着这破旧的民房对萧良有道:“你我读书人生怕名不称后世,以立功立德立言自励,有人欲效仿班超投笔从戎,沙场建功,有人要做学问,成一代大儒,以人掩史,有人要做官,官居一品,然后宰执天下。”
“还有的人创立书院,教授弟子也不失为继往圣之道,但是你却从未听说过有谁,以创立义学,专门教平民百姓读书来建功立德的吧。”
萧良有点点头道:“确未听说过。那么敢问大宗伯如此你求的是什么?”
林延潮失笑道:“教授百姓读书认字,是林某唯一所为正谊明道之事,此不为利,也不为功,也从不求什么。有句让萧兄见笑的话,林某心底一直有一个宏愿,那就是让天下老百姓,无论是你是贫富贵贱,都能够读书识字!”
萧良有吃了一惊,这还是他认识的林延潮吗?那个在官场上狡猾狡诈的林延潮吗?
林延潮看向萧良有道:“好了,听林某说完了心底话,那么说说你。在林某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