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来颂扬刺史的功劳。由此看来,淤田的方法恐怕是由来已久的。螓【原文】蟭蟟①之小而绿色者,北人谓之螓②,即《诗》所谓螓首蛾眉者也,取其顶深③且方也。又闽人谓大蝇为胡螓,亦螓之类也。【注释】①蟭蟟:蝉的一种。又称蛁蟟,实即知了之古称。②螓(qn):一种形体短小而方头宽额的蝉。③顶深:指头部前后较长。【译文】有一种形体短小而绿色的蝉,北方人叫做螓,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螓首蛾眉的螓。《诗经》用以形容美人,就是取意于螓的头部前后深厚且额头方正。福建人又称一种大蝇为胡螓,大概是和螓属于同一类的昆虫。白雁【原文】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译文】北方有一种白雁,像雁而形体小,羽毛是白色的,深秋时就飞来。白雁飞来就是霜降的季节,所以河北人把这种鸟叫做霜信鸟。杜甫诗说故国霜前白雁来,指的就是这种鸟。海陆变迁【原文】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①耳。尧殛鲧于羽山②,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注释】①湮:通堙,壅塞、埋没,亦犹今言积淀。②尧殛(j)鲧(ɡǔn)于羽山:相传鲧治水不成,被尧诛杀(一说流放)于羽山。古地理上的羽山,学者多谓在今山东郯城东北,或又相传在蓬莱。【译文】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沿着太行山北行,山崖的岩石间往往夹杂着螺蚌壳及像鸟卵的石子(鹅卵石),横亘在石壁上像带子。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而现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所谓大陆,看来都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古史记载尧杀鲧于羽山,旧说羽山在东海中,而现在却在陆地上。凡黄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等河流,全都是混浊的水流。现在关陕以西,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最深处不下百余尺,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温州雁荡山【原文】温州①雁荡山②,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③,未尝有言④者。祥符⑤中,因造玉清宫⑥,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⑦西域书⑧,阿罗汉⑨诺矩罗⑩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注释】①温州:古代州名,在今浙江省温州地区一带。②雁荡山:著名风景区,在浙江省东南部的乐清市东北。③图牒:图谱,图表,这里指地理方面的著作与图册。④言:说,文中是记载的意思。⑤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赵恒年号(10081016)。⑥玉清宫:雁荡山道观名。⑦按:根据。⑧西域书:文中泛指有关佛教的著作。西域:汉以后称玉门关以西地区为西域。⑨阿罗汉:梵语音译,是圣者、得道者的意思。⑩诺矩罗:罗汉名。震旦: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芙蓉峰:山峰名,雁荡山风景点。龙湫(qiū):雁荡山著名瀑布,下有瀑布冲蚀而成的水潭。贯休:唐末诗僧,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擅长书画。永嘉:古地名,在今浙江省,东晋置永嘉郡,隋代置永嘉县。古永嘉指今温州一带,今永嘉县与温州市以瓯江分界。类:似,类似。干(ɡān)霄:直入云霄。干:触犯,文中形容山峰很高,直冲云霄。地:指与山峰高度齐平的周围高地。下文地面意同此。龛(kān)岩:布满像凹陷的佛龛似的岩石。龛:供奉神或佛像的石室、小阁。迥(jiǒnɡ)然:突出的样子。迥:形容差别很大。【译文】温州的雁荡山,是名闻天下的一座神奇秀丽的山,然而自古以来的地理图书,却从未见有提到过它的。大中祥符年间,因为朝廷建造玉清昭应宫,在这里开山伐木取材,才有人发现它,当时它还没有名气。按西域佛教书籍的记载,阿罗汉诺矩罗居住在中国东南大海边的雁荡山芙蓉峰下的龙湫。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诺矩罗赞》中,便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的诗句。这座山的南面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俯瞰前面的大海,然而不知道雁荡、龙湫在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