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2 / 3)  苦笑一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你是真憨还是装憨?”

    “啥真憨装憨的?好模好样的走啥?”汪有志较真说。

    “走了就是死了你懂不懂?他这一跪就是来给你报丧的。”邓未来解释给汪有志听后,汪有志才恍然大悟。

    象这样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原本可以不来报丧的,即便铺排大一些,需要多邀一些亲戚,按规矩也得到蛤蟆湾,向汪有志的爹娘去报丧。可欠收为什么到雉北县委来专找汪有志这个表几圈子的表弟来报丧呢?这就是因为汪有志被县委使用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当官了。有个当官的表亲来参加他们的丧礼,那就在周边的邻居里脸上有光。啥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呢?汪有志留欠收吃饭,欠收说来不及,他还要继续跑几家亲戚,就又磕了个头,就走了。

    回到宣传科那个破屋里,汪有志却犯愁了。邓未来劝他说还不赶快去奔丧?假我来替你请。汪有志说,请假的事我不犯愁,愁的是总不能空着手去吧。邓未来笑了,说:“你是想借钱是吧?我和小蔡虽说是正式的干部了,但还是供济制,一月就发五毛钱,你能借多少?借多了我可没有。我这儿就两块多钱,给。”这时候,小蔡也拿出他的一块多的私房钱,都交给了汪有志。汪有志接过钱,也学着欠收的模样要给他俩磕头,却被邓未来止住了:“你又不是孝子,你磕啥的头?”

    汪有志说:“刚才欠收请我,咋给我磕头来?”

    邓未来说:“人家是孝子,人家是在替他爹行孝。就是说他爹死了,下葬需要求助于四邻八乡,死人不能起来磕头相求,只有儿女们代替,这也就是子替父来行孝,这是淮北人的规矩。你这一磕头,人家还以为你家爹娘死了呢!”

    汪有志苦笑,脸象屙裤子里一样难看。

    欠收的家住在王土楼,离卧龙镇十八里路程,汪有志赶到时天还大早。一到地方,大总就吊高嗓门:“奏乐,孝子迎驾,县委领导汪有志前来吊孝!”大总就是红白事操办的主持人,替主人张罗一切,有着绝对的权威。

    于是,锣鼓敲起,唢呐声声,鞭炮齐鸣,灵棚里哭声一片。

    欠收此时全身裹着白布,腰里束着麻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被两人架着来给汪有志行磕头的大礼。

    汪有志来到灵棚前,干嚎了几声,表演般地喊哭道:“我那苦命的表舅哟,你咋就这样走了哟、、、、、”却又无泪,娘子腔在这穷乡村的上空漂荡,惊得守孝的女眷们都偷偷地瞧他,自愧不如他的腔尖。在一边看热闹的村民们听到汪有志哭得这般难听,就在一边议论,其中一位说:“闺女哭一声是真心实意,儿子哭一声惊天动地,儿媳妇哭一声是想东西,三不亲的老表哭一声算个啥?”另一位老乡说:“如同老驴放屁!”

    说得一伙人在一边儿偷偷地笑将起来。

    敬了烟,献了茶,安排停当,大总要汪有志帮助记账。

    汪有志倒很乐意,因为记账是玩笔杆的活儿,这是特受人尊重的工作。

    于是,他就在八仙桌旁坐了下来,先给自己上了一块钱的账。之后,来一位吊孝的就上一份礼。比如:上账,火纸二刀,鞭炮一挂;上账,帐子一条,火纸一刀;上账,铜板十个,高香三柱;上账,法币一元,蜡烛一打、、、、、、

    就在这时候,忽然来了一拨十几口子,男男女女的,都是欠收的远亲。汪有志记着记着就记乱了套,对了两遍方才算搞清。

    到了晚上,喝罢招待酒,大总、欠收就和汪有志一块对账。左对右对,就是少了一块钱。汪有志回忆回忆,说咋有可能差一块钱呢?可能差就差在那一拨人中,特别是那一拨人中有位五大三粗的男子,名叫马九,光听着他说:“一块一块、、、”就没有见他交钱。

    “一块钱就算了吧。”欠收说。

    “这是丧礼,马虎不得的,又不兴别人垫,我看还是再找找。”大总说。

    汪有志此时很是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他想,那位叫马九的前来吊丧,兴许是悲痛过度,就将出钱的事忘了,忘了就应该让他想起来,可谁来给他提这个醒呢?

    汪有志是个极认真的家伙。此时,他见马九正在与他们那一拨人还在喝着,就很有礼貌地上前问他:“马大哥,你上账时可忘了交钱吗?”

    那位名叫马九的汉子没听懂汪有志的意思,汪有志又问了两遍才使他明白,便“哗”地一声站了起来,用手对他一指:

    “你这是啥意思?你是说我赖那一块钱吗?”马九一下子就蹦了起来。

    汪有志说:“我也没有肯定就是你忘了交钱,我怕你是忘了,就来给你提个醒,我不就是来问问吗?”

    “问你娘那B,有你这样问的吗?”

    没想到这位马九火气这么大,还出口骂人,汪有志也生气了:“哎,我说你嘴放干净点,怎么一开口就是你娘那B,你不说人家不知道你娘有那B。”

    这一下子可算点着了火,那汉子一气掀了桌子,要跟汪有志拼命。

    见此情景,欠收和大总硬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