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了解到各地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 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 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发明等等,无不 知晓,故的内容十分驳杂。
是知识的山,是知识的海,并以它广博、丰富的内容和奇特、 高超的想象力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称道、所叹服,因而它不仅是广大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也是广大读者朋友获得许多古代 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的宝库。此书所记的山、水、国、民族、动物、植 物、矿物、药物等,除大部分是殊异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见的。然而, 无论其是殊异的还是常见的,都是上古历史、地理、风俗的一个侧面。所以, 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鬼、金玉珍宝、自然 矿物、神话故事,不可不读。而且,也为人们了解自 然知识和古代某些充满巫神祈祷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尤其是《山 海经》中所保存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鲧治 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不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 盾,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积极鼓舞;而那些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每 月的圆缺盈亏、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等有关自然界的记述,不仅仅是上古人 要为解释自然现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探索的勇气。诸如此类,真可 谓有永久的魅力!
然而,由于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写成于一时,文字记载 上本已疏略简乱,再加上流传时间久远,所以,讹误衍脱、增削窜改的情况 很多,使人不便阅读,往往难以理解,需要做一些校勘疏通的工作。但考虑 到本书为一部普及性读物,在于简明,不宜进行繁琐考证,故采取通便之法, 既能保持原文面貌,又可校正理顺文字,还要不必列出校勘记。这就是:凡 遇讹文,即标以圆括号,后面补上改正之字,并标以方括号,表示更正,如 《南山经》鹊山条中的“其状如穀而黑理”一句,“穀”为“榖”之讹,于 是校正为“其状如(穀)[榖]而黑理”;凡遇衍文,即标以圆括号,表示删 除,如《南山经》最后一条中的“一璧稻米”一句,在上下之中读不通,实 为衍文,于是校正为“(一璧稻米)”;凡遇脱文,即标以方括号,表示增 补,如《南山经》柢山条中的“又东三百里柢山”一句,“三百里”下脱一 “曰”字,于是校正为“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凡作如此校正的文字,都 是有可靠根据的,是在吸收古今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明人王崇 庆,清人王念孙、何焯、吴任臣、汪绂、毕沅、郝懿行,今人汪绍原、袁珂 等,其中尤多得益于袁珂的校勘成果。又中每多异读字、通假字, 难识难读,故随文用拼音注上音,而且不避重复,以方便今天的青年读者。
本书的注释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避免繁征博引,力图简明扼要,以疏通文 义为主。注释中所据成说,主要出自晋人郭璞的《山海经传》、清人郝懿行 的《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的《山海经校注》。另外,也间出己意,以发 明前贤所未逮者。如遇似是而非之说,或几种说法均可通,却难决断,则于 注释中列出,以供读者鉴别择取。如遇意义不明,又无旁证可求之处,则仍 存其疑,不做臆解,以求慎重。除个别情况外,不做重复注释。本书的译文,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尽量避免以释代译。
的版本很多,其中注释本也有数种,如晋人郭璞所撰《山海 经传》、明人王崇庆所撰《山海经释义》、清人吴任臣所撰《山海经广注》、 清人郝懿行所撰《山海经笺疏》等,都是较重要的。其中尤以郝注本为集大 成之作。他针对前人研究,尚存“辨析异同,刊正讹谬,盖犹未 暇以详”的情况,于是博采众家之长,“作为《笺疏》。笺以补注,疏以证 经……计创通大义百余事,是正讹文三百余事,凡所指擿,虽颇有依据,仍 用旧文,因而无改,盖放(仿)郑君康成(郑玄)注经不敢改字之例”。所 以,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是一种较好且又通行易得的本子。今次注译《山 海经》,即取郝注本作为底本。而前面所说的把原文中讹误衍脱之字用圆括 号和方括号标示出来,并不径改,就是有意遵循“注经不敢改字”的原则, 庶免拘泥之讥。
1996 年元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