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这一点。所有的侠们差不多都是这样:只要答应了别人,便一定坚守“然诺”,不计利害,不避风险,千方百计地去实现这一诺言。至于这一诺言是在什么情况下立的,其内容本身是否合理,有没有能力和可能去实现,在实现诺言的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其结果是否果真正义,都不在考虑之列。“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似乎“重然诺”本身便是最高的合理性。比如《水浒》中的宋江,只因当年在清风寨时曾对矮脚虎王英许下诺言,“日后别娶一个好的,教贤弟满意”,打下祝家庄后,便硬把扈三娘许配给他。那王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武艺平常,又是个“色鬼”,哪里配得上出身大户,年轻貌美,且武艺高强的“一丈青”?连宋江自己也觉得不甚“般配”,只好对扈三三娘实话实说:“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成得”云云,似乎求婚的倒是他宋江本人。扈三娘心里当然不愿意,但迫于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大概连施耐庵自己也觉得尴尬,这才不得不用了“只得”二字。这除了再次说明中国的传统婚姻是“无爱之婚”外,也说明“重然诺,讲义气”,在江湖中人看来是何等地高于一切。
讲义气,是侠的第二特征。义气其实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有时讲的是“正义”,有时讲的又是“情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人于厄,振人不赡”,讲的往往是“正义”;“君母即吾母,君仇即吾仇”,“为朋友两肋插刀”,讲的往往是“情义”。正义具有普遍性,也具有抽象性,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对象,所以侠们往往会为素不相识的人挺身而出,因“看不惯”而“管闲事”,甚至不惜得罪江湖同道,把自己也变成追杀的对象。情义具有个别性、具体性,是针对具体特殊对象而言的,所以侠们有时又会因“哥们义气”而不顾大义王法。尽管侠们天真地坚信,他们所守的具体“情义”和社会普遍公认的“正义”,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但可惜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宋江和官府作对(搭救晁盖或造反上山)时,正义与情义是一致的;后来他一门心思要投降,正义与情义就矛盾冲突了。这时,是“跟着正义走”,还是“跟着情义走”,对于众好汉就成了一个“问题”。其结果,当然是情义压倒了正义,一伙人都跟着宋江投降去了。甚至,最具侠肝义胆,也最不愿意投降的几个弟兄,如李逵、吴用等,还为此断送了性命。这是他们的悲剧,也是侠的悲剧。
轻生死,是侠的第三个特征。侠们都是不怎么怕死的。他们把“然诺”、“义气”看得很重,却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一旦生与义发生冲突,便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不是触槐触阶而死,就是自刎自刭而亡。如前述韩厥,是为“正义”而死;北郭子,是为“恩义”而死;公孙杵臼,是为“情义”而死;而春秋时晋国的力士鉯麑(chuni),则是因两“义”之难而死。鉯麑是晋灵公派去谋杀赵盾的刺客。这个晋灵公是历史上有名的无道昏君,而赵盾却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国家重臣。这下鉯麑为难了。杀这样的人,是不“忠”;受命而不克,是不“信”。两条罪名有一条,就该死。当然,回去把晋灵公杀了,也是不行的。那是“弑”。于是钮麂只好一头撞在赵盾家的槐树上,把自己杀了。这件事,《左传》和《国语》都有记载,而“钮麂触槐”也成为“侠肝义胆”的同义语。
侠们杀起自己来既然毫不犹豫,杀起别人来也往往满不在乎。比如梁山好汉为救宋江而劫法场,便是“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李逵更是“抡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杀的岂非多是无辜?即便是黄文炳,无论多么该杀可杀,似也不必“把尖刀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干这活的又是李逵)。这就近乎以杀人为乐,几乎是杀人狂了。侠们往往武艺高强,又不怕死,又爱意气用事,又不把国律王法放在眼里,甚至故意和官府作对,所以韩非子称“侠以武犯禁”,把他们列为祸害国家的五种人物之一,称为“五蠹”。
清高.
与“任侠”处于另一极端的是“清高”。
清高者的特点,是轻易不肯与人交往。任侠者因为“专趋人之急”,有如“救火队”和“救世主”,所以往往交游极广,甚至弄得天下之人,“莫不引颈愿交焉”。清高者则不同。在清高者看来,这个世界基本上是肮脏丑恶的。众人皆浊我独清,故日“清”;众人皆俗我独雅,故日“高”。他们不愿过问“俗事”,更不愿结交“俗人”,甚至听见了“俗言”,哪怕是至尊至贵至圣至神的“尧舜之言”,也要赶忙去洗耳朵。比如历史上最古老的高士许由便是。当时,帝尧要任命许由当“九州长”,许由一听,便跑到颍水河边去洗耳朵。正好他的朋友巢父牵着头牛犊儿来饮水,一听是这么回事,连忙把牛犊牵开,说这河水已被你洗脏了,连牛也饮不得了。高士们清高如此,哪里还会像侠们那样去管“闲事”?所以与任侠正好相反。前者广交游,好结友;后者避世人,爱独身。侠们可能有一大群朋友,清高者们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