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并不需要,那么,是收还是不收呢?不收是不通人情,收下又没有用,还要平白无故地增加一个负担(因为收下的人情终究是要还的)。但人家是一片好心,岂可拒人于千里之外?也只好来者不拒,照单收下,然后再琢磨着如何还回去。想想真是何苦!
其次,送人情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明明白白,有的不清不楚,有的大张旗鼓,有的不动声色。这样,有时别人可能是“暗送秋波”,咱们则可能还“蒙在鼓里”,当然也就无由表示领情,这又会无端地得罪一个人。于是,为了不得罪人,就得时时小心翼翼,不要忽视或漏掉别人的人情。但如果人家原本并无此意,咱们却当作人情来领受回报,岂非自作多情?如果每件事都要这么琢磨一番,麻烦不麻烦,窝囊不窝囊,累不累呢?
领情已属不易,还情就更是困难。因为在中国人的人情关系中,施送的并非物质,而是情感。即便施送的是物质(比如在一个人遭受灾难时送衣送饭),也同时还有人情。甚至有时候,真正要送的不是东西,而是人情。物质的东西是容易回报和偿还的。比如你请我一桌,我还你一席,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价钱。还没还,报没报,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当事人心里也明明白白。情感就不同了。它是无形的,无价的,不能测量,无法估算。还没还,报没报,或者还没还够,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只好完全凭“良心”办事。有些特别讲良心的人,只好以数十倍的代价去偿还,如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即是。
甚至就连“还不还”,也是问题。中国人的所谓“人情”,是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它是情感,又不纯粹是情感。这就不好办。因为如果纯是情感,就不必还;如果纯是商品,就容易还。最怕的就是说不清。还吧,像做买卖;不还,又好像占了人家的便宜。这可真是左右为难。
更麻烦的是,中国人之所谓“人情”,其实包含着两个内容。一种是真正的感情,我们无妨称为“衷情”。它是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而且,你如果执意回报,反倒会伤了感情。另一种则是表面化、程式化或仪式化的东西,我们无妨称之为“表情”。它带有功利的性质,可以“做”,可以“送”,当然也要“还”。如果你错把“表情”当作“衷情”,人家就会认为你这家伙太不懂规矩,太不会做人,甚至太没有良心,或者太不像话。反之,你如果把“衷情”错当“表情”,用常规方式加以回报,则对方便会感到伤心,甚至会愤怒:“你把我当成了什么人!”这当然也同样糟糕透顶。朋友们之间,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这种尴尬事体,——回报吧,显得生分、见外、不贴心;不回报吧,又似乎太夹生、不懂味,是个“半吊子”。于是,就像“活,还是不活”对于哈姆雷特是一个问题一样,“还,还是不还”,对于许多中国人,也都是个问题。
其实“衷情”也是需要回报的,只不过其方式与回报“表情”不大相同,然而它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则往往还要更大。
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无疑是绝对真诚的。中国的父母,尤其当代中国的父母,对于其子女,真正称得上“做牛做马”四个字,完全是不计报酬,不辞辛苦。甚至类似于“父母”的组织,对待自己的“子弟”也是爱护有加,——免费供他们上学,毕业后为其安排就业,提供公费医疗和低租住房,死了以后还要为其送终。好一点(也就是更像父母一点)的单位领导,在职工犯了错误时,还要代其向上级“求情”,甚或代为其承担责任,乃至代交罚款(当然是公费)。这样一片“爱心”,如说不是“真心”,那简直是没有“良心”。
但是,严格说来,这种关心爱护,实在很难说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因为即便是最真诚的关心爱护,也未尝没有希望回报的成分。领导关心群众,是为了让群众拥护,安心工作;父母关心子女,是希望子女成才,耀祖光宗。说到底,还是“施”与“报”的关系。所不同者,仅在于父母(含类父母者)的爱太真太深,情分也太大太重,连说“答谢”都嫌太轻,简直就应该报之以全部身心才好。
人身依附报之以全部身心的前提就是“听话”。子女如果“不听话”,是最让父母痛心疾首的伤心之举。首先,希望子女听话,完全是一片“好心好意”,因为希望他们能听的那些话,都是出于真诚的爱心,比如天冷了要加衣服,在单位上不要和领导吵,你交的男朋友靠不住等。所以,一旦子女不听,甚或顶嘴,便既感伤心,又不理解:“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还会害你不成?”其次,“滴水之恩”,原本当“涌泉相报”。现在爸爸妈妈并不要你去涌什么泉,只是要你听一下话,更何况这“听话”还是“为了你好”,都难以实现,还说什么其他?一个连“话”都不肯听的孩子,还有什么指望?所以痛心疾首之余,那斥责的语言便是:“想想看,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的?你就这样报答父母?”
可见,即便是父母对子女这种最为真诚的爱,也是必须回报的,而听话,也是一种情感的回报方式。父母哺育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老师教育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听老师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